close

獎勵小孩的禮物 感謝我們始終對話:20年教養分享.23個教養關鍵



獎勵小朋友的獎品

感謝我們始終對話:20年教養分享.23個教養關鍵





感謝我們始終對話:20年教養分享.23個教養關鍵 評價



網友滿意度:



常常會看到父母在討論究竟該不該獎勵?

我自己覺得獎勵是對孩子的一種鼓勵驅使他們前進甚至超越自己

但我覺得父母一定不能忽略鼓勵,沒有鼓勵只有獎勵會讓孩子只朝著物慾邁進

而忘了真正的努力的目的!

我是這麼想的但也不一定是對的!

我還是會常常爬文看看別人的看法,父母有一輩子做不完的功課

分享一篇我覺得分析不錯的觀點

以下文章擷取自媽媽育兒百科

1.獎勵的目的要明確

事先對孩子講明應該做到哪些條件才可以得到獎勵,使孩子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當然,目標不能定得太高,否則孩子會因難以實現而放棄爭取。

2.不用金錢獎勵孩子

父母不要用金錢來獎勵孩子。因為父母用錢來獎勵孩子,可能會使孩子產生金錢萬能的思想,

而且會產生對金錢的盲目崇拜,是弊大於利的。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鼓勵和認同是不可或缺的。

但要注意的是,這種獎勵必須是純潔的,著力於精神的,有益於心靈的,而不是沾滿銅臭味的。

3.犯錯就要處罰

如果孩子生氣時把一片玻璃打碎,雖然他可能不是故意的,但是父母也要教育他這是他的過錯。

他雖然沒有料想到自己行為的後果,但他仍要負賠償之責。

父母對孩子懲罰時要實事求是,偏離事實的指責,孩子是不會服氣的,也達不到懲罰的效果。

同時,懲罰要注意場合,當眾指責孩子,會極大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4.懲罰要及時

當孩子出現了不良行為時,父母應立即進行懲罰,

使孩子建立不良行為與懲罰之間的條件聯繫,否則懲罰的作用會減弱,而失去了效果。

懲罰前,一定要向孩子解釋一遍懲罰的原因,否則孩子不懂他們為什麼受罰。

5.要教而罰

父母要把要求對孩子講清楚。假如你要求孩子做完家庭作業才准看電視

你就要對他講得清清楚楚,讓他記在心上。



如果你發現孩子不做功課而先看電視,你就罰他幾天之內不准看電視。

你先要定下你的要求,他犯了再懲罰,不可不教而罰。

6.懲罰要言出必行

當孩子犯某一種過錯時要懲罰他,如果父母警告過他,那麼在他犯錯後,就一定要實行懲罰的諾言。

假如不處罰,你以後便難以下達命令,你的懲罰也就失去了作用。

獎勵的策略和原則:

7.少獎為佳

適當時候、適當次數的獎勵,就相當於給發動機加油,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切不可太濫。

8.獎態度不獎分數

大多數家長是以分數或者名次來設定獎項和決定是否獎勵,其實最好的方法是根據孩子的學習態度進行獎勵。

因為從長遠看,態度和努力的程度比一兩次的分數更重要。

9.一諾千金

如果和孩子有了約定,比如有的家長是定考多少分,有的家長是定考到第幾名,就一定要兌現。

如果孩子達到了約定的要求,就要堅決獎勵,做父母的不兌現自己的承諾,就會嚴重挫傷孩子的學習熱情。

10.獎品適當,價值適中10.獎品適當,價值適中

獎勵的價值不要太高,其價值和獎品要與孩子的年齡、取得的成績等等相適應。

有些家庭由於形成了獎勵並不斷加碼的習慣,常常給孩子價值過高和不適當的獎勵,那樣反而會害了孩子。

比如有的家長因為孩子某次考試滿分,就給孩子買電腦買遊戲機,結果孩子玩物喪志。

看完真的又學了一課了!

因為最近暑假快結束了!孩子們都有順利完成功課,在阿公阿榪家也有乖乖聽話

所以我決定要買小禮物送給我家兩個寶貝

我們家兩個差蠻多的一個孩明年要讀幼稚園

另一個上了國小

每次要買玩具用品就要跑很多地方!

這次我決定在Yahoo購物中心買

其實是因為看到滿額折抵金送的蠻多的,所以很心動

分享一個我覺得CP質不錯的獎勵小孩的禮物 感謝我們始終對話:20年教養分享.23個教養關鍵

收到實品真的覺得質感不錯,而且我家寶貝都很喜歡

感謝我們始終對話:20年教養分享.23個教養關鍵 就推薦給大家囉~

送給孩子一個開學禮物讓他們更有動力完成學業~





小鴨 momo購物折價券傳送門

感謝我們始終對話:20年教養分享.23個教養關鍵



本週熱銷商品:





【閣林文創】我的偉人朋友特輯(12書)







【世一】故事小百科2-趣味故事







商品訊息功能:




  • 品號:3193088


  • 作者:張希慈、張楚
  • 出版社:三采文化
  • 出版日期:2015-02-13
  • ISBN:9789863423




商品訊息描述:

張仲宇,一個衝撞老師的慘綠少年,如何蛻變成「台大詩詞男神」?

張希慈,從小勇於表達自我卻受挫的女孩,如何成為行動力超強的「創業夢想家」?

是何種教養方式,讓兩個特質迥然相異的孩子,

都能考上台大,並在自己熱愛的領域裡發光發熱?

「讓孩子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自己為生命負責。」這是父親張楚對他們的期許。

張楚不斷與兩個孩子對話,為孩子的夢想充飽能量,成為永遠的後盾。

「唯有不斷對話,才能創造更深入的理解!」

在孩子的人生路途中,

將面臨許多父母世代不曾遇過的新挑戰,

如何在陪伴中,養成孩子自信快樂的人格?

如何在對話裡,累積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何善用中華古典文學教育,

來涵養孩子的美感、啟發多元能力?

來自半文盲家庭的張楚,

生長於零教育資源的環境,

但他用愛與陪伴,不斷與孩子對話,

並信任孩子,讓他們順著天賦找到自己。

【本書特色】

◎教育實驗觀察家:張楚不完全在「教」孩子,是用各種方式與孩子「對話」,並觀察孩子反應、不斷修正。

◎如何教育個性不同的兒女:一個從小勇於表達的女兒、一個衝撞老師的慘綠少年,如何用不同方式教育他們成長?

◎絕不死背!中國文學教育奠定學習力:背誦是枯燥的,如何創造有趣的讀經環境,讓孩子愛上閱讀、奠基多元能力!

◎讓孩子擁有表達與思考的能力:在不主動的東方文化下,如何讓孩子有發揮自我的舞台與訓練表達自我的能力?

◎從小紮根的土地教育:讓孩子從己身出發關心社會及世界,為他人帶來正面能量。

◎孩子教會我的事:隨著孩子成長,能回饋給父母的越來越多,如深度慢旅行、智慧型裝置、挑戰中華好詩詞、創設粉絲專頁等,讓父母也能用新目光參與快速前進的世界。

【名家推薦】

【專文推薦】

◎鄭愁予(名詩人)

◎簡毓玲(台北市私立靜心國民中小學校長)

【感動推薦】

◎呂坤和(金門縣文化局局長)

◎孔繁錦(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許芯瑋(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DFC Taiwan 發起人)

◎張良伊(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創辦理事長)

◎黃韋嘉(TEDxTaipei講者/行動教育家)

◎董智深(新聞評論家)

◎鍾子偉(關鍵評論網創辦人)

◎瞿志豪(台大領導學程教師)

(依姓氏筆畫排列)

目錄

【序】歡迎光臨,來到張家的對話教養時刻

Chapter 1 愛與對話,是我們唯一語言

孩子,你是最美的禮物

愛在教育與陪伴中傳承

媽媽許淑燕的口述故事

手足情深,孩子兩個恰恰好

情境式姊弟互動學習法

希慈寫給仲宇的一封信

Chapter 2 教養,是不斷實驗觀察的過程

實驗觀察式教育原則

陪伴,對孩子的重要

用擁抱與溝通,代替體罰

那些分身乏術的時刻

從小建立孩子的金錢觀

學會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

中國古典文學教育,最佳美感訓練

Chapter 3 中國古典文學教育,啟發多元能力

中國古典文學教育,最佳美感訓練

中國詩文,訓練美感、專注力、想像力與表達力

兒童讀經之外,國高中經音波拉提台南典書單

提升背誦動機,建立社區讀經班

玩中學,遊戲化的成語教育

Chapter 4 孩子,尋找人生路上我陪你

五個原則,陪伴孩子做選擇

原則1─讓孩子探看世界百態後才做選擇

原則2─認識自己的第一步,表達自我的訓練

原則3─留下一些管教的灰色地帶

原則4─沒有註定不如人的孩子

原則5─提供父母生命經驗做參考,但不強迫選擇

Chapter 5 孩子,記得愛你腳下這塊土地

金門,我永遠的鄉愁

土地教育,讓孩子從己出發關心社會及世界

回鄉有感,走進金門歷史裡

社會關懷,為他人帶來正面能量

Chapter 6 孩子教會我的事

新世代科技,讓我們離孩子更近

離開舒適圈,展開流浪慢旅行

挑戰中華好詩詞,為文學教育發聲

開設粉絲專頁,往夢想更靠近

【後記】感謝我們始終對話

序跋

【作者序】歡迎光臨,來到張家的對話教養時刻

「爸、媽,不如我們哪天來辦場分享會,邀請一些朋友到家裡,讓家裡每個人都說說話,講講我們家的故事吧。」

希慈與仲宇去年在幫我過父親節的時候,突如其來冒出了這項提議。「我一直覺得我們家裡的每一個人都有著許多故事,若是可以分享給彼此的朋友知道,或許可以幫助我們彼此了解、也可以幫助朋友們了解我們。你們覺得如何?」

在我們家,「提議」一直是家裡的重要決策習慣。家中任何人都能對其他成員提案、分享意見、分析優劣,並且用共識決找出結論。

「這想法很有趣,你們想要怎麼做呢?」我把問題丟回給孩子們,讓他們學習自己釐清想法後說服我與太太麗珍。

「爸爸,你對於教育理念有很多想法,可以與年輕人說說你的教育理念。我則可以分享我正在做的青年體驗教育計畫,我想爸爸你的學生應該會挺感興趣。而弟弟你可以分享關於法律與正義的學習過程,那肯定會觸動不少平常沒有思考法理的年輕人去多想想自己的生命價值觀。媽媽的話......」希慈很興奮地開始思考並訴說這一場分享活動該如何進行、如何宣傳。習慣策劃活動的她,總是家中最多奇怪主意的發想者。

「媽媽可以分享這二十年來家庭教育的所有實踐過程。」仲宇立刻接著說。他儘管已經成了快出社會的大男孩,卻仍然熱愛擁抱並讚美媽媽,對他來說,媽媽在成長一路上的陪伴是最重要的生命元素。

「聽起來蠻有趣的,你們覺得活動可以辦在哪裡呢?」我與太太笑著看這對兒女興奮地天馬行空想像各種可能。

姊姊想了一下,說道:「活動可以辦在外面的公共空間,但我想辦在家裡會更適合些。」

「是啊,這樣一來,來聽分享的人不只能用故事理解我們一家人的,更可以直接親身體驗我們家的生活空間。我們還可以找來每一個家庭成員的朋友,媽媽再用絕活炒些菜,讓朋友邊吃邊聽分享,那肯定會場是極為有趣的分享活動。」看著弟弟垂涎三尺的表情,似乎已經在想像哪些菜餚適合一伙朋友們共食了。

挾著身為老師的教學熱情,我自然對於分享會計畫感到無比興奮。

「對話」,一直是我們一家人的互動核心。二十多年累積的對話,醞釀出孩子的土地觀、資源觀、生命觀。當孩子因對話而逐漸成熟時,我也在對話過程裡逐漸翻轉了自己對於生命的想像。

非常感謝三采出版社張總與編輯群們(雅青、微宣、育珊)的誠摯邀請,當出版社向我提到這本書的企劃時,我便意識到,這是促成我們家人之間產生更多深層對話的開始,也可能,會是促成許多家庭產生對話的開始。

歡迎光臨,來到張家人的對話教養時刻。

內文試閱

孩子,你是最美的禮物

一直以來,我都不是公眾人物,只是一個對國文教學有熱情的老師,擁有一個溫暖的家、一雙讓我驕傲的子女。但自從還在就讀台大法律系的兒子仲宇上了大陸河北衛視的「中華好詩詞」節目,經過數個月的擂台挑戰,仲宇一路過關斬將,贏得了第二季的亞軍,有了「台大詩詞男神」的封號。

至此,媒體開始對我們家產生好奇,探究之下,知道仲宇還有個畢業於台大社會學系的姊姊希慈,關心人群的她,擁有與眾不同的思維與冒險精神,捨棄高薪工作的機會,專心走上艱辛的創業之路。

兩個孩子的精彩人生才正要開始,但他們勇於冒險、敢於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活出繽紛有味的日子,著實讓人們對我家的教養方式產生好奇,出身於半文盲家庭的我,是如何教出兩個優秀的孩子?他們不但課業表現優秀,課外表現也不俗,是具有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孩子。對比於現今許多媽寶孩子,希慈與仲宇的表現,讓許多人想深入了解我家的教養方式,我將在本書中與大家分享。

分享與對話,姊弟相伴成長

回到我的家庭,前面提過我有兩個孩子,希慈與仲宇,一女一男恰恰好。姊弟倆人僅差一歲又八個月。當初給姊姊取的名字是「張希慈」,期待她能保持慈愛之心,當一個溫暖的女孩。而弟弟的名字則是「張仲宇」,伯仲叔季,第二名孩子便以仲名之,希望他能心懷宇宙萬物。兩名孩子的名字都是簡單的字詞組合,卻甚少遇到同名同姓的人,辨識度很高。

希慈與仲宇自小跟著我們一起成長,太太在兒子出生後沒多久便辭去全職工作,肩負起照養孩子的重責大任,家裡的經濟負擔則是由我和太太有時的兼職共同負擔。儘管太太長時間陪伴孩子,但兩名孩子因為年紀相近,從小開始便很習慣相互陪伴、學習成長,從聽媽媽說故事、玩鬧、背經、上學、考試、玩社團、交男女朋友到面臨就業與工作選擇,他們總是相依相靠、感情極佳。

希慈與仲宇從幼稚園到國中都在家裡附近的公立學校就讀,直到高中,希慈進了北一女中就讀,仲宇則進了板橋高中。兩人在高中的時候都參與康輔社並擔任幹部,在畢業之際以社會組身分雙雙考上台大社會與台大法律。到此,孩子倆人與其他學生並無二致,唯一的差別可能是真的特別喜歡讀小說。但進了大學以後,倆人卻在台大的自由學風下逐漸擁有鮮明的個性與人生方向。

成為創業夢想家的姊姊

希慈在大學期間內,她兼三份工作,玩四個社團,其中一個是社長,另一個是創辦幹部,包含學生自治、海外服務、社會創新創業與兩岸交流等類型。她同時拿下全系少見的四學期書卷獎。在大四的時候,拿著高額獎學金赴北京大學就讀半年,在大陸因為開始背包旅行開啟了寫作的興趣,初試啼聲的社會紀實創作便獲得三個紀實文學相關獎項的初步肯定。

畢業時,她以台大社會系第一名贏得斐陶斐榮譽學會肯定她在學術發展上的潛力,但她卻選擇走上與其他同學很不同的路。放棄進入研究所深造的機會,並拒絕了極佳的新創公司、本土零售集團巨頭、華爾街金童於香港註冊的育成組織的工作邀約。領著不到兩萬的月薪,投入了許多人難以想像的Maker(創新創業)的生活,抱著對於改造青年教育的熱誠,她創業、寫作、演講、旅行與策劃工作坊。

大學畢業不到一年的她,現在已經是TEDx的年會講者、兩岸最大的公益創新挑戰賽亞軍、廣播與平面媒體採訪對象、網路專欄與雜誌的合作作家、台灣最大社會企業育成計畫培育對象。

法律與演藝,雙線並進的弟弟

仲宇則是自高中畢業後,以全校第二名成績進入台大法律系法學組。在大學前三年,他全心全意投入台大熱舞社與台大法律扶助的事務。在長時間的專注練習下,他從一名肢體表演障礙者進化為能靈活自如的舞蹈表演者,曾赴高雄表演,馬英九也曾是觀眾。更曾把社會時事編創為一支現代舞,結合舞蹈的力量與社會的關懷,獲得數百名觀眾的鼓勵讚賞。從學舞、表演到編舞,他也藉由舞蹈訓練逐漸開發自己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而在舞蹈之外,法律扶助的服務學習讓他開始接觸法律實務,相比許多人更看好商事法的「錢景」,他更想把自己的專業投入於刑法領域,藉由法律專業為社會上不公義之事發聲。就在大學最後一年,所有同學都準備考律師與研究所的時候,他參加了大陸河北衛視「中華好詩詞」的徵選,一路以中華古典詩文和國學常識過關斬將打敗許多大陸中文高手,成為兩岸三地共同關注的「台大詩詞男神」。

回台灣後,一邊準備國考、研究所入學考試,他也跨足演藝工作,成為台灣大哥大的年度代言人、台北市聯合成年禮的上賓、華文朗讀節最年輕講者,在各大平面與電視媒體中接連受訪,用詩文形象為他自己帶來另外一個圈子的影響力,也因此獲得金門同鄉會所頒發的「金門之光獎」。

兩個孩子不只在自己的領域中打拚,本著他們自小的陪伴習慣,兩人依舊習慣性地對話、分享、理解對方的喜怒哀樂,並且努力用自己的資源幫助對方成長。兩人在家中經常性地在彼此的房間長時間的對話,不論是討論生活選擇或是社會議題,對話從沒停止過。

家庭教育,是互學場合

教學二十餘載,我看過的孩子太多、看過的父母更多(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對父母)。作為老師,我第一線接觸過太多親子互動的火花。有的火花如篝火般,熊熊燃起,然後一切燒成灰燼,成為一片死寂。後來,人們只記得那大火沖天的瞬間,其餘的一切再無印象;有的火花卻如炭火一般,慢慢煽熱了彼此,劈哩啪啦地輕響著,總有人記著要加點炭,再讓餘溫繼續伴著、燒著,於是,人們記得了持續存在著的「溫度」與這溫度所創造出來的一切美好。

我與太太很幸運,同樣經歷了新手爸媽的興奮期、家庭內外兼顧的艱苦期、矛盾重重的子女叛逆期與青春期,卻能幸運地在二十多年後,為過去家中每一個人的成長感到驕傲,為我們的親子互動感到無比溫暖。

我與孩子的親子互動來自於多年累積的家庭教育,但家庭教育與其說是父母對於子女的教育法則與過程,不如說是一個互學場合,不只家長在教育孩子如何做好第一步的社會化,孩子也在教育父母如何成為一個能收能放,願意提供子女協助、卻也同時給予成長空間的長輩。

家庭教育中最難的事情,是父母常常是第一次身負父母職,孩子則總是第一次成為孩子,在彼此「第一次」的相互碰撞下,衝突、困頓、緊張、矛盾、誤會、壓力處處都在,只因為我們都還不熟悉如何「教導」彼此變得更好。

在社會新聞總為「兄弟鬩牆」、「不肖子女」、「虐兒虐女」感到震驚的年代,我看見一對子女彼此支持成長,他們同樣為了「回家」一事感到期待,也看見太太為子女的每一小點成就感到滿足,看見陌生的家長願意花上數十小時聽我們慢慢說起過去二十年的點點滴滴,我知道,這「幸福」並不只是從天而降的幸運。

作為一名老師,又身兼一名已有二十三年經驗的老爸,我想過去在我們家中觀察的各種家庭故事,不僅值得與朋友們分享,更值得化為文字,讓每一位在家庭關係中感到焦慮的人們在閱讀中停下腳步,重新思考自己究竟期待什麼樣的家庭關係,並且選擇最適合彼此的互動模式繼續嘗試前進。

實驗觀察式教育原則

「不是要你變成最頂尖的人,而是希望你可以在德智體群美上皆嘗試均衡發展,最終成為自己最想成為的樣子。」這是我對孩子們的期許。

希慈大學畢業以後,決定做社會創新創業,本來一邊兼職工作一邊創業的她,後來甚至把工作辭掉,希望能專心投入創業計畫之中。有一次我騎摩托車載她時,她有些遲疑地問我會不會因為她沒有辦法賺錢回家而感到不滿,畢竟華人社會總是強調「孝順父母」的道德原則。

「我們很信任你自己的選擇,當你朝著自己心中的榜樣,努力活得充實而快樂,在生活的路上學著面對困難、為自己的選擇而負責,那才是我和你媽媽的驕傲,也才是真正的孝順。」我如此回答希慈。

希慈點了點頭,揹起沈重的後背包下了車。而我則坐在機車上,想起許多年前的女兒與兒子。

讓孩子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希慈與仲宇並不是天才,他們沒有在幼稚園便展現絕無僅有的音樂天分、也沒有讓人目瞪口呆的繪畫能力,更沒有令人歎為觀止的表演天分。他們就跟一般的孩子一樣,喜歡有趣的遊戲、偶爾會爭奪玩具打鬧、期待父母的愛與關心,之所以二十年後他們能夠開始走上自己的生命道路,對我來說,這背後反映的是我和麗珍一路走來始終堅持的教育價值:「讓孩子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自己為生命負責。」

我一直以來相信的家庭教育不是單向、上對下式的指令與管理,而是透過一連串的試驗與觀察、一次次的聆聽與解釋,讓彼此互相學習如何變成一個更好的人,並且進一步成為能夠帶給家人「幸福感」的人。

「你們都怎麼教孩子?」每每遇到這樣的問題,我有時真會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因為我們並不完全是在「教」孩子,而只是用各種不同的方式,試著找出最適合和孩子相處的方法,在相處的過程中,學習讓彼此能擁有更完整的生命價值。

教育是一連串的實驗觀察過程

在家中,我與太太既是實驗家,也是觀察家。身為實驗家,需設計出一套具有因果邏輯的教育實驗,並在嘗試每一項教育實驗的過程中,轉化為一名觀察家。作為觀察家,需要耐心理解子女受教時的反應,並且從每一次的小成果中持續修正教育方法。

舉例而言,當孩子還在國小階段,姊弟之間彼此打架爭鬧,該如何解決?是體罰?是訓斥?還是好言規勸?

與此同時,我與太太也跟著孩子學習。之所以需要學習,是因為每一刻的親子互動都是獨一無二的經驗。每一次互動中,家人的年歲經驗、情緒都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不同,子女在每一次互動中學習著接受從幼兒到青壯年的成長變化,而我和太太豈不也正經歷著人生中重要的轉變?面對從青年到中壯年的階段變化,我和太太也在透過家庭教育學著和自己相處、和外界互動。

過程中,互教、互學的基礎是長時間的陪伴,在這些陪伴中累積許多彼此願意接受、舒服的互動嘗試。

接受孩子原有面貌,當知足幸福的父母

當一對知足幸福的父母著實不易,要成為這樣的父母,第一原則就是「接受」,所有你現在擁有的,就是你所能擁有中最好的了。我們並不能選擇我們的子女是誰、有什麼樣的天賦能力、長得如何眉清目秀,因此,別想著讓孩子成為下一個○○○或下一個XXX,而是接受並擁抱我們面前的孩子,請讓他們成為具有自信的孩子,因為他們就是我們所被賦予最美好的禮物了。

曾經有一個實驗是這般做的。實驗家從學校中隨機挑選出一群孩子與一群老師,並且告訴老師,「你們是全校最優秀的老師,我們希望你們可以好好教導這群全校最優秀的學生」。過不久後,這群學生的表現果然成為全校最優秀的一群孩子。為什麼隨機挑選的孩子最後表現成為最優秀的一群?實驗家證明了一件事情,當一樣對於自我的期待持續出現,自我就會不自覺地修正行為,以符合該期待。這稱為「自我預言的實現」,是一場著名的心理實驗。

而在家庭教育中,唯有我們真心接受並喜愛孩子的本質,對於每一個孩子抱持著正向成長的期待,孩子也才能對於自我產生信心,進而成為「自我預言的實現」,持續修正自己的不足,逐漸變成更好的人。

父母與孩子,一起成為更好的人

在教育過程中,學習「觀察自我」也是一項父母需要練習的原則。我們在要求孩子要成為怎麼樣的人之前,我們是否清楚自己希望成為怎麼樣的人?當我們為子女不喜學習而感到挫折萬分的時候,我們又是否喜歡那些學校、家庭所賦予他們的作業?而在我們呼斥怒罵子女目無尊長的同時,我們是否有努力成為令他們感到尊重的父母呢?

這原則,不只是是「心教」,更是在理解之後,需要以「身教」改變自己,才能真正讓孩子了解──父母也正在學習成為更好的人。

孩子從出生後,嬰幼兒、幼兒、青少年、青年到青壯年,這每一個階段所需要的教育模式都不同,唯有透過立下原則、建立實驗方法、貼身的陪伴與觀察,以及持續的修正教育方法,才能配合子女的成長狀態,給予每個階段最適合的支持。

從小建立孩子的金錢觀

「媽媽,我想把之前賺的薪水拿來支付這一次去青海旅行的費用,你覺得好不好?」希慈在大學畢業之後,賺到了第一筆薪水,不是太多,但她在思考之後希望能把這筆錢投入在她畢業後第一個長假以及一場國際論壇。

「我們不會干涉妳怎麼用這筆錢,因為那是妳自己賺到的錢,只要你覺得這筆支出對於妳自己成長有幫助,就是好事。」太太是這樣回答她的。

小標:學會為自身開銷負責

希慈在上大學以後,雖然住在家中(因為離學校只有十多分鐘的車程距離),但是再也沒向家中拿過錢,生活費中包含電子產品、電話費、社交費、交通費、教科書費用、餐費以及旅行的費用都是自己想辦法籌措,甚至是「畢業旅行」與「畢業紀念冊」都是自己買單。

「大一的時候,曾經有個男生跟我說,『妳為什麼要打工?妳更應該把時間放在學業與課程上,這樣到處參與社團和工作,對妳的學習影響很大啊。』」希慈和我談到金錢觀運用時,說起這則故事。

「我當時回答他,那是因為他完全不需要自己負擔生活費呀。我覺得打工能為自己帶來更多社會化的機會,同時學著為自己的開銷負責,也才會認真思考每一樣事物是否真的有必要購買。為了自己的休閒娛樂而跟父母要錢,這對我來說反而是很奇怪的事情。」希慈對我說。

而同時間,仲宇自從接洽演藝工作後,多了一筆額外且不小的收入。但他依舊沒有改變原有的購物習慣,以物美價廉的網路購物為主,生活費支出與過去並不二致。

用孩子喜愛事物當作學習誘因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發不發零用錢一直是讓人頭痛的問題。不給孩子零用錢,怕孩子自己在外面用不當手段取得他們想要的東西。給了孩子零用錢,又怕孩子會索求無度,將父母的資助視為理所當然,不懂得珍惜、更學不會自助。

在我們家中,「金錢」一直是很重要也很有趣的工具。為什麼稱之為「工具」呢?因為我和太太往往會在各種時刻,不斷強調「金錢」只是資源的一種,這種資源是為了幫助你和外界兌換更重要的價值和資源。金錢不是我們生活的最終目的,更不應該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追求對象。

對我來說,金錢觀不應該特指金錢觀,而應該包含對於有限資源運用的觀念以及對於自我欲望的管理。好的金錢觀,包含對於需求與欲望能清楚分辨、願意為每一分資源付出相對應的代價、並且能夠了解價格與價值之間的差異。

這並不容易,甚至對於許多成年人來說也不容易,更遑論陪伴孩子建立這些觀念。因此,且讓我以資源觀代替金錢觀一詞,分享在我們家中,子女的資源是如何取得、分配、運用與評價,從中窺得資源觀教育的方法。

「用孩子喜歡的事物當作學習的誘因,藉此激勵孩子學習,並且讓他們知道獲取成果的方法是努力學習與成長。」這是我和太太一致認同的原則。

該如何獎勵小小孩?

那麼,究竟該如何建立孩子的「資源觀」呢?首先,沒有一個年幼的孩子喜歡錢。

因此,在孩子讀幼稚園與國小的時候,我們的獎勵多是「陪伴」,比如媽媽的一個擁抱、爸爸媽媽帶著玩飛高高(是一種親子的遊戲,由父母兩人各拉著孩子一支手,三人一起助跑後讓孩子可以跳得很高)、人體旋轉木馬(讓爸爸抱著轉圈)等需要爸媽參與的互動遊戲。

不要小看這些「不用錢」的獎勵,這些獎勵一方面是建立更緊密的親子關係,一方面也讓年幼的孩子知道陪伴是珍貴的、有價值的互動。

而到國小低年級的時候,我們發展出更複雜一些的獎勵方式。比如太太自己製作了「張家戳戳樂」,當時孩子很喜歡淡水常常販售的那種古早遊戲──「戳戳樂」,只要付十元就能戳一個洞,於是太太自己買回一塊保麗龍版、自行挖洞、貼上表層的紙,在每個洞放進不同的獎勵紙張。

紙張上寫著子女喜歡的各種活動,包含擁抱一次、去吃一次牛排、去夜市玩......等等千奇百怪的遊戲,只要先做完今日的功課,就能戳一次洞。雖然獎勵相較幼稚園沒有太大的轉換,但是透過給戳戳樂的遊戲過程,「選擇獎勵」也成為了一種獎勵方式,也提供年紀大一些的孩子較複雜的遊戲過程。

讀書也能賺錢?

待孩子再慢慢長大,「與同儕的娛樂」逐漸成為孩子在青少年階段最重視的事物,孩子會想和同學一起旅行、唱歌、看電影等休閒娛樂,此時「錢」才成了要購買娛樂時所需要的資源。

於是自國小高年級開始,我和希慈與仲宇便有了一個約定──學業獎學金的設計。在我們家中,沒有固定發放的零用錢,孩子也不能和我們拿錢去買自己的私人用品。但是有一種重要的賺錢方法,他們可以讀書賺錢。

怎麼讀書賺錢?在國小高年級的時候,麗珍便設計了我們家獨一無二的「閱讀護照」。打開護照,會發現護照中有兩種頁面欄位,一半是畫圖區、一半是讀書心得的欄位。只要孩子每看完一本書,不限書本的類型,填寫完一頁畫圖區與一頁讀書心得,便能得到十元獎勵金。

而當完成一整本護照,又會得到另外五十元的獎勵。接下來,每多完成一本護照都會增加十元的獎勵,以等加的方式增長。這一方面是在他們心中建立知識經濟的觀念,知識不只是力量,善用知識更能為自己帶來許多資源。同時,對當時的仲宇與希慈來說,這樣的賺錢方法有趣極了,因為他們本來就因為讀經班的習慣而建立了閱讀習慣,能看比經書更有趣的書,又可以賺錢,何樂而不為呢?

從需求養成儲蓄習慣

國小的時候,兩名孩子每個月都會由媽媽帶著上圖書館借書兩到三次,每一次都是借十到二十本書不等。我們有一個原則,絕對不限制孩子借書的種類,由孩子自己決定要借的書籍。

當時,希慈特別喜歡短篇小說,仲宇則特別喜歡長篇的武俠小說。因此很自然地,希慈寫閱讀護照的速度總是比仲宇快,在賺錢的速度上比仲宇快了不少。在姊姊國中畢業之際,更因為閱讀速度快、借書量太大,學校校長特別請了希慈吃飯、頒了一個借閱的獎項。

希慈因為閱讀賺了不少錢,而仲宇呢?仲宇比起姊姊小了兩歲,因此對於金錢的需求認識也比姊姊晚了兩年。對年紀尚小的仲宇來說,沒有錢似乎也無所謂,家裡一樣可以讓他看電視、吃飯,何必要賺錢呢?

直到有一次,仲宇拿了一張校外教學的單子回家。

「媽媽,我想參加校外教學。」仲宇黏在媽媽旁邊說。

「好呀,那你有錢參加嗎?」媽媽問弟弟。「唔,沒有耶。」仲宇老實回答。

「沒有錢要怎麼報名呢?你看,這邊是不是寫著要交錢才能參加?」媽媽很認真地看著仲宇,反問道。

「可是我沒有錢,媽媽你可不可以幫我交錢?」仲宇急得沒辦法了,只好求助媽媽。

最後,麗珍並沒有幫仲宇出錢,於是仲宇最終真的沒有去成這一趟校外教學的旅行。之所以不幫仲宇出錢,並非我們不願意讓他去校外教學,而是希望能堅持原則,讓仲宇知道,當想滿足個人需求時,必須提早付出努力、累積足夠的資源,在需要使用時才不會口袋空空。

中國詩文,訓練美感、專注力、想像力與表達力

「我最喜歡的書是金庸,金庸讓我在十歲的時候就能想像自己擁有四十歲的成熟、五十歲的經驗與六十歲的視野。」仲宇說道。

很多孩子都喜歡金庸,但是仲宇喜歡得特別早,在他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便已經可以自己閱讀全套金庸系列,並且愛不釋手,總在上廁所的時候偷看武俠小說。直至現在,他最重要的人生夢想仍然受武俠小說所影響──當一名武俠電影的男主角。

金庸之所以讓人深刻入迷,在於整套書籍背後的故事架構複雜而完整,並透過優美的文字組合創造出一幅幅躍然紙上的情境畫面,對於文字掌握度高的人來說,這樣的作品宛如是作者在讀者心中創造了一個嶄新的想像世界,其中的幸福感難以言喻。

能夠閱讀、理解並且喜愛這樣的經典長篇作品,背後反映了讀者已經發展出具有想像力的美感,能夠長時間專注在複雜的中文詞藻之中。然而,為何年僅十歲的仲宇在當時便已經開始掌握這些能力了呢?

突破生命經驗限制,快速累積美感想像

以美感而言,孩子在年紀尚小的時候,其實已經有些許對於「美」的天性追求,但與此同時,對於「美」的想像仍然有些缺乏。

「這世界上最美的人是誰呢?」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很愛問兩名孩子這道問題,考考他們的慧根如何。

「當然是媽媽呀!」孩子兩人的答案總是很一致地出現。

我知道,原因可能不是因為媽媽真的是全世界最美的人(當然,對我來說這答案是無庸置疑地),而是因為孩子仍缺乏「美貌」的想像,見的人不夠多、看見的世界不夠廣、了解的情感不夠深刻。因此,當我們談論「美」的時候,孩子僅能就短短幾年生命經驗中最熟悉的人事物,進行想像和討論。

為了突破這種生命經驗的限制,讓孩子可以在有限的生命歷程中,去快速累積「美感」、經驗與想像。於是,我們在孩子學齡前便嘗試了中國古典文學的教育訓練,透過一冊冊的經典文學讓他們試著在其中找到自己所認同的「顏如玉」。透過詩文的背誦,他們能慢慢感受到文字背後表現出來錯落有致的美感,這即是美的薰陶教育。

閱讀,是想像力、寫作力與表達力的基礎

除此之外,透過詩文的閱讀與背誦,還能訓練孩子的專注力、想像力以及進一步奠定文章寫作能力以及演說表達的能力。因為能夠被保留至今的經典詩文,篇篇滿載了中國文人的喜怒哀樂的真實情感。詩句的美文都是作者在生命當中情感最為濃烈的時候所寫下的千古之作。

他們之所以能夠穿越時空,把這些美感價值帶至今時今日,就是因為這些情感是古今中外人皆有之的共同記憶。透過閱讀,讓孩子累積超越有限經驗的生命想像,才是想像力、寫作力與表達能力的真正基礎。

以《道德經》(《老子》)一書舉例,許多人問,連許多成年人都無法確實理解這麼詰屈聱牙的文字,為何要讓學齡前的孩子閱讀,甚至是記憶背誦呢?對於曾反覆閱讀《道德經》(《老子》)的人而言,其實很容易從《道德經》(《老子》)一書當中感受到文字的運用之美。雖然它不是韻文,但是在許多字句的安排上面,它卻很自然地使用了頂真法、排比法、映襯法等等的句子。

而在一次次地重複誦讀下,在孩子廣闊的記憶海中,已經悄悄地放進了這些優美的詞組安排。當累積到一定程度,孩子便能自然地將這樣的文句表現方式,納為所用,創作出自己的作品。

於是,我們花了約莫五年的時間,讓孩子在六歲時,從《三字經》開始,依序背誦閱讀《孝經》、《道德經》、《大學》、《中庸》、《論語》、《唐詩三百首》以及《莊子》內七篇等作品。我認為記憶和理解是人們非常重要的兩項能力,其中,理解能力的基礎是記憶能力,透過幼年時期的經典背誦訓練,讓孩子們先建立記憶力。待到他們成長到國小高年級,再逐漸提供有助於理解力訓練的中國古典小說、白話文小說以及國外知名的經典翻譯作品,建立他們對於國內外人事物更完整的理解。

適合孩子背誦的古詩文

除了《道德經》,其他的中國古典韻文就像是今日的流行歌詞,字句皆有一定字數要求和韻腳要求,因此在背誦時,節奏感和韻律感也都能一同建立。以下,是我曾讓孩子背誦的詩詞經典的簡介。

.《三字經》:對於年幼的孩子(三到六歲),最短的句法,通常也是最容易背誦的。三字經的用詞也是相對通俗、淺白,內容則巧妙地融合了中國千年的傳統知識,包含文學、歷史、人倫等知識。這本書是孩子接觸的第一本經典。

.《孝經》:百善孝為先,孝經是十三經中唯一經過帝王作注的經典作品,也是十三經中文字最短的一本,文長僅一千八百餘字,可以讓孩子在很短時間之內,把孝道的精神鎔鑄於身。這本書則是在仲宇三歲、希慈五歲即能成誦。

.《唐詩三百首》:華人孩子口中都能朗朗上口的詩歌精萃,訓練孩子出口成章的能力,唐詩講求韻律,背誦的時候不但有美文的感受,亦有音樂節奏感。特別是律詩中的對仗,兩兩成對,更能訓練孩子對於美感的鋪敘能力。全書在希慈及仲宇三到八歲時曾被兩度背完。

.《論語》:將儒家的仁恕之道弘揚得淋漓盡致,也是儒家最經典的一本作品,以對話的形式,將孔子的思想透過與學生的言談記錄清楚闡示出來。孩子透過本書可以薰陶自身的善性,無論是消極的恕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或是積極的仁道〈推己及人,兼善天下〉,都可以有極佳的效果。在仲宇六歲、希慈八歲時,我們開始要求背誦他們《論語》全書。

.《大學》:儒家對於學習方法闡述得最具體的的一本經典,讓孩子們了解,只有循序漸進才是學習的王道。適讀年齡在八到十歲左右。

.《道德經》:短短五千言,道盡道家的精妙思想。孩子雖未必盡解其意卻可從其中感受到文字的排比之美。本書對孩子的美感養成有不可思議的絕佳效果,父母無需刻意強求翻譯或解釋,否則背誦計畫極有可能胎死腹中。適讀年齡在十歲左右。

.《莊子》內七篇:充滿想像力的瑰麗文字以及動人的寓言故事,對於孩子的創造力有極高的啟發,這也是宋代大文豪蘇洵用來啟發蘇軾、蘇轍兩兄弟的啟蒙書。適讀年齡在十到十二歲左右,熟讀本書對孩子的作文能力有莫大的助益。

除了以上經典,我也推薦其他適合學齡前至國小的孩童背誦的書籍包括:〈弟子規〉、《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孝經》、《孟子》、《中庸》等傳統經典作品。

新世代科技,讓我們離孩子更近

我們家有一個Line群組,已經建了好一段時間了,每天全家人都會在裡頭留下一段對話。

「你們早上都很早出門嗎?」太太問。

「我早上八點就出門工作奮鬥啦!」希慈回答。

「我?在?永?無?止?境?的?念?書。」仲宇回答。

除了Line之外,我們家還有共用的wechat群組,以及facebook相互的好友連結。這些新科技載具上的社群媒體,都是仲宇和希慈慢慢教我和太太使用。

學習新科技,不讓自己離孩子越來越遠

回想十幾年前,家裡有了第一台電腦,我也開始被要求編輯電子教材。當時打字輸入很慢的我,總是讓希慈幫忙用電腦編輯教材的資料,並且用她的email寄收資料。

「姐姐,來幫我寄信。」我有一次在家裡喊著希慈。

「我可以幫你解決這項困難,但是如果每次遇到困難都是我幫你處理。我不在家的時候,你該怎麼辦?你還是必須學會自己解決問題的啊。」希慈在幫我處理寄發電子信件時提醒我。

「......嗯。」這些關鍵詞,彷彿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曾跟他們說過類似的話。

我和太太都不是科技敏感度高的人,在孩子都逐漸轉身使用科技產品相互溝通的時代,我知道,如果放棄孩子習慣的溝通工具,我們會離孩子越來越遠。於是,克制自己對於學習新科技的抗拒和壓力,我開始嘗試學習電腦與智慧型手機中隱藏的各種功能。

「當孩子小的時候,很多知識是我們主動帶給孩子、引導孩子去看見世界。可是,我們擁有的知識畢竟有限,當孩子長大以後,我們期待孩子能夠用他們的五感去吸收更多不同的資訊,從新世代的角度,反過頭來帶領我們去認識這世界上更多的東西。」麗珍說道。「我們從來不曾以為自己是長輩,所以就懂得比孩子更多。這一代孩子吸收科技的資訊能力遠比我們來得更強,這是我們難以企及的能力,是時候,跟他們學習了。」

勇於發問,讓孩子教我們更多

學習新科技對於我這年代的人來說,有些困難。對於孩子來說,這些科技在他們生命的二分之一時,很迅速的出現並普及,於是在他們有記憶的歲月中,科技幾乎佔了大半的時光。

但對於我來說,這些科技卻是在我生命中最後五分之一快速膨脹在世界每一個角落中,我們養成了三、四十年的生活習慣在最後十年被迅速打破、重建。想要學會一個新世界的互動方式,這是我第一次握住智慧型手機時對自己的新期許。因為我知道,再逃避也只會離這世界越來越遙遠,是時候面對挑戰了。

勇於問孩子問題,這是第一道挑戰。對於過去常常是「我教孩子如何如何」,現在卻完全翻轉了,是我和孩子學習那些我完全不理解的科技和觀念。

「這個按鈕是什麼意思?」我問。

「那是下載按鈕,快按下去。」孩子答。

「什麼是認證?」我又問。

「它會跟你確認要不要下載軟體呀。」孩子續答。

「要怎麼打字?」我再問。

「這是鍵盤,你要點注音打字哦。」孩子耐心答。

「怎麼拍照傳給你?」我的問題不斷湧現。

「這邊按鈕長按住,就會有畫面截圖囉。」孩子告訴我。

「為什麼畫面黑了?」智慧型手機對我真是個新世界。

「因為你剛剛按到了鎖定螢幕鍵......」孩子輕輕鬆鬆就可以解決我的疑問。

「為什麼有人打電話過來了?」有時候我的問題也蠻笨的。

「因為他有急事找你呀!快接電話!」孩子笑著叫我快接起來。

科技,讓我們更理解孩子

他們總盡量撥時間拿著科技產品示範流程給我和太太看。但孩子有時候真的很忙碌,沒辦法回答並示範每一道問題。這時候,孩子給了我們第二道挑戰。

「搞不定的時候,就問google,因為我們也是這樣學會很多事情。」希慈終於把這項秘密武器交在我手上。

於是,在google與兩個孩子的協助下,我和太太有了Line的帳號,讓一家人能分享平日所見所聞的趣聞和感動。在希慈赴北京讀書的時候,因為網路長城的緣故,她還教會我們使用wechat打電話、分享資訊,讓我們一家人無論是否分居各處,都能深入地融入在彼此的日常生活之中。

良好的家庭關係,建立在四個元素上,包括分享、理解、溝通和支持,這四個動作並非單次單向地存在,而是不斷地在家庭關係中重複出現。而在科技高度發展的時代,作為父母要維持跟孩子的分享、理解、溝通和支持,就必須跟上孩子「蒐集資訊」的速度。

「很多同年齡的朋友都說,他們絕對不會同意父母的臉書交友邀請,常常裝死不回應。」談到臉書,仲宇和希慈異口同聲地分享他們同學的觀點,但是他們兩個卻有些不同想法。「我覺得,如果可以用臉書讓你們參與我們與朋友的互動,能夠讓你們知道我們都關心什麼問題、迎接什麼樣的資訊、有什麼活動,會幫助我們之間有更好的溝通。」

「要讓爸媽支持自己做想做的事情,首先,要讓爸媽知道我們想做的事情是什麼。」希慈有一次和朋友分享她對於和父母互動的原則,「如果爸媽連我們參加什麼社團、計畫、培訓都一無所知,我們又憑什麼要求他們理解並支持我們的價值觀與夢想呢?」

是我們的孩子,要求我們要努力理解他們。

不放棄每個理解孩子的機會

希慈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參加了Net Impact在台灣的分會(NTU Net Impact),推動社會企業在台灣的能見度,並且吸引更多年輕學子投身思考如何結合商業利益與社會價值。NTU Net Impact曾經邀請一家社會企業Motherhouse的創辦人──山口繪理子赴台灣大學進行演講,演講資訊都公布在網路上,活動策劃了約莫一個月,希慈也在網路上邀請了許多她的朋友參與這場大型演講。

演講前幾天,太太偷偷上網在臉書上報了名,認真的填了所有報名資訊,隱藏在三百多名觀眾之中走進了演講會場,默默試著去理解希慈所說的「社會企業」是什麼玩意兒。

座無虛席的演講廳裡,太太終於對於希慈整天在學校忙東忙西的「社企」有了更完整的概念,聽著山口繪理子以愛創業的故事,太太也彷彿看見與女兒極端相似的生命價值。走出演講廳,太太把她在演講中聽到的疑問整理成一份清單,等到女兒回到家的時候,一一和女兒討論釐清。

活動結束後,希慈將演講內容整理成記錄稿上傳到網站上,太太甚至主動把文章連結分享給我們的朋友們,希望能讓女兒所支持的理念被更多人看見、討論。當太太的朋友開始詢問「什麼是社會企業」的問題時,太太和我開始用google蒐集相關資料並為朋友解惑。在這過程中,我們也對於孩子所討論、關心的議題越來越清楚。

作者資料

張希慈

1991年生,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第一名畢業後,放棄進入研究所深造的機會,並拒絕極佳的新創公司、本土零售集團巨頭、華爾街金童於香港註冊的育成組織的工作邀約。領著不到兩萬月薪,抱著對改造青年教育的熱忱,她創業、寫作、演講、旅行與策劃工作坊。大學畢業不到一年已是TEDx的年會講者、兩岸最大的公益創新挑戰賽亞軍、網路專欄與雜誌的合作作家、台灣最大社會企業育成計畫培育對象。目前為「城市浪人創業計畫」創辦人兼執行長、中華傑出青年交流促進會秘書長。

臉書【希希嚷嚷的那些日子】:www.facebook.com/annychangsay

張楚

東吳大學中文系畢,國文補教名師。生長於金門,育有一女一子,獨特深入的教養方式、加上閱讀習慣的培養,讓一雙兒女皆成為優秀台大人。女兒希慈畢業於台大社會學系後投入創業,目前為「城市浪人創業計畫」創辦人兼執行長。兒子張仲宇即將畢業於台大法律系,2014年參加大陸《中華好詩詞》節目,奪得第二季亞軍,因其俊秀外型、流暢詩詞能力,受封為「台大詩詞男神」。一路用心陪伴兒女成長、用閱讀與愛來灌溉孩子的張楚,至今仍是一雙兒女的導師與最大支柱。

臉書【張楚-張仲宇】:www.facebook.com/changtrue0610



商品訊息簡述:































感謝我們始終對話:20年教養分享.23個教養關鍵





arrow
arrow

    dustinv462v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